家风蕴秀 文明向新
——即时比分创建全国文明家庭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不久前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举行的一场活动,被90后女孩乔婷娇在朋友圈定格,收获满屏点赞。那是“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的启动仪式,当主持人念出“雷锋”二字时,2000余名学子齐声应答。乔婷娇为这震撼一幕配文:“雷锋精神永远年轻,我的爷爷乔安山讲了一辈子雷锋故事,我现在也走到哪里讲到哪里,让更多人接住这颗‘精神火种’。”

??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乔安山家庭三代坚守,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即时比分将全国文明家庭创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鲜活载体。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即时比分22个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与千万家庭一同汇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闪亮星河,映照出文明温暖的模样。

??建好文明阵地

??文明家庭的故事,播撒文明星火,凝聚前行力量。要让“星火”可聚,阵地建设是关键,这既是优良家风落地生根的依托,也是家庭文明浸润人心的路径。

??不久前,沈阳市康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起“家风课堂”,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张艳侠温情开讲。这个把“和”与“善”刻进日常的家庭,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却有家人间的互敬互爱、对邻里的热心帮扶、对学业的踏实追求……这些带着温度的分享,像暖流沁入听众心里,让人真切触摸到家风的力量。

??阵地育人、活动润心。如今在辽宁,这样的“家风课堂”已花开遍地。全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类群众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同时精心打造红色家风主题“教室”,以具象化场景强化示范引领,让家风故事在日常宣讲中自然流淌,让优良家风从书本里走出来、从故事里活起来,变得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有了阵地,优良家风便有了扎根的土壤。在盘锦市盘山县得胜街道得胜村,陆万长的名字与村党史馆紧紧相连。这个原本普通的村党史馆,如今已是全省小有名气的党员教育基地。十年来,陆万长义务宣讲党史千余场,用声音唤醒红色记忆。更动人的是家风的延续,女儿陆晶晶毕业后毅然回村当网格员,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走村入户的踏实服务。村里人由衷称赞:“这父女俩,都是咱村的实在人、贴心人!”

??阵地提供坚实托举,制度筑牢长效护航。即时比分将家庭文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德治家”守初心、“以学兴家”增底气、“文明立家”树新风、“忠厚传家”续文脉的理念,正融入万千家庭的日常。从一家一户的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到千家万户的向上向善、文明守礼,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为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筑牢根基。

??打造传播“引擎”

??家风传承需要传播“引擎”。以鲜活形式系紧互动纽带,用沉浸式体验引发情感共鸣,才能让优良家风从宣传阵地走入百姓心间。

??在沈阳,连续举行了七届的家庭家教家风图片展已成为市民每年翘首以盼的“家风盛宴”。今年的活动依旧人气满满,温情与感动在展厅里涌动。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刘抗美来到现场,她和丈夫尹士国多年助困助学,女儿尹航受父母影响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这个三代党员之家用“奉献”串起家风底色。“积小善成大爱,每个人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不少参观者眼眶发热,表示要以刘抗美家庭为榜样,传承善意、续写温暖。

??以分享为桥梁,红色家风在交流中传承。日前,在鞍山“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小家力量”文明家庭宣讲团启动仪式上,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孙凯娓娓道来,他带领家人开展红色藏品巡展宣讲、践行雷锋精神的经历,让在场居民频频点头。今年7月1日,由孙凯家庭发起,与乔安山家庭携手创办的全国首个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联合综合性公益平台——全国文明家庭联合工作室正式成立。“就是想带着大家一起学雷锋、传家风,传承红色文化。”孙凯的话朴实有力。

??以爱心为纽带,温暖家风在践行中传递。近年来,全省各界女性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白海豚爱心妈妈”活动持续传递温情。在铁岭市清河区第二小学任教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王彦芳,就是一名优秀的“白海豚爱心妈妈”志愿者。她不仅在学校精心育人,更和家人捐资助学,用实际行动诠释“因爱施教”的家风。大家都说,这个家庭像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对美好家风和社会责任的向往。

??在即时比分,接地气、有温度的家风活动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一个个故事里的动人瞬间、一次次活动参与后的深刻感悟,让优良家风逐渐浸润人心,最终化作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

??弘扬榜样力量

??文明家庭的真正力量,不仅在于自身践行,更在于以“一滴水”的涌动,带动“一片海”的奔腾。

??在大连市中山区中南路的几栋老式居民楼间,王秋萍大姐的身影总与晨光暮色相伴。“简单的事情认真做,重复的事情天天做”。这句朴实承诺,她从2013年坚守至今。当年她接过大院文明建设的担子时,没人想到这个弃管楼院会蝶变为“大连名片”。王秋萍用“和合”之道凝聚人心,带动邻里参与共治,织就“家家守美德、户户传新风”的文明图景。今年,王秋萍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这个以小家为起点,用日常行动感染邻里的故事,像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在街巷社区间生长出连片的文明绿意。

??一个个文明家庭,让人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赶有目标。庞然家庭放弃大城市机会扎根本溪,用“小家奉献”换“万家灯火”;李忠怡家庭助学扶弱,48年如一日播撒大爱;马金鹏家庭以残疾之躯撑起公益伞,点亮向善之光;王雅楠家庭坚守军人本色,诠释“退役不褪色”的赤诚;程学峰家庭夫妻共签遗体捐献志愿书,女儿接力帮扶贫困儿童;乌春雷家庭返乡传承非遗,搭建留守儿童基地,让文旅与公益并行;王英家庭创业反哺,既安置就业又捐资助学,诚信与善意同发光。

??这些榜样家庭用真实的生活、持久的坚守证明,优良家风不是“高高在上的标杆”,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人们在心向往之的同时,更燃起当下行动的渴望。当家风建设从抽象的“要做到”,变成看得见的“我能做”,文明便有了可复制、能延续的生命力。

??今天的辽宁,文明家庭创建已不再是“少数家庭的荣誉”,而是“千万家庭的同行”。随着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加强,好家风为家庭幸福增源泉,也为社会文明进步添动力,让每个平凡日子都充盈着向上的力量。

责任编辑:白云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